OAERP 首页 - 方案与案例 - 方案中心 - OAERP
ERP系统服务器
发布时间:2014-12-02 15:58:58 浏览次数:

   随着企业对于信息化重视程度的提高,IT系统已经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它更重要的使命是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ERP(企业资源计划)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长远规划和资源整合集中管理,致力于改善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调度及资源配置,使企业迅速适应客户的新需求和抓主市场新机遇,赢得竞争的胜利。

  
  本文将从成长型企业的ERP应用需求出发,分析其服务器平台选型时的关键因素,进而以金蝶K/3 ERP系统为例,阐述其两个核心应用(中间层和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原则,并着重推荐了最新的至强7500和至强E7服务器平台。
  
  成长型企业ERP服务器需求分析
  
  对于大多数成长型企业来讲,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加,业务并发处理需求以及数据量的增长,将会极大地考验IT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因此,对于ERP服务器来说,在选型时,需要着重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 数据快速增长带来的可扩展性需求
  
  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ERP系统处理的数据量通常增长较快,因此对服务器的灵活可扩展性要求较高,包括CPU、内存、硬盘、存储等方面。比如,硬盘配置要有前瞻性,有条件的用户可以考虑存储阵列,同时也需要考虑数据的冗余备份,毕竟ERP系统的价值体现在数据上。
  
  第二、 并发处理带来的性能压力
  
  ERP系统运行起来通常数据读写较频繁,有条件的用户应该将数据库和中间件分离,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硬件平台上面。同时,对于ERP系统来说,并发用户数,即同一时刻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在线用户数量,是非常重要的性能考量指标。企业在选购和部署ERP系统时,要充分考虑服务器硬件现阶段和未来所能支持的并发量。
  
  第三、 可靠性与可用性
  
  ERP系统作为企业的关键核心应用,对服务器的可靠性、可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业务请求无法得到快速的响应或经常发生宕机事件,后果往往会很严重。因此,服务器的RAS特性、冗余技术、高可用技术、集群技术等,都是用户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四、IT投资回报
  
  成长型企业的IT预算往往是比较有限的,这些有限的资源要用到刀刃上面,才能获得好的IT投资回报,因此在选购服务器时,性价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因素。
  
  传统上,一些机构、企业在选购ERP服务器时,出于性能和稳定可靠的因素,会考虑昂贵的RISC小型机。不过今天,随着以英特尔至强为代表的X86服务器技术的发展,X86服务器在性能、可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都已经与小型机相差无几,而且,X86平台还有开放性、标准化、高性价比等许多小型机所无法比拟的固有优势。下面,我们就以金蝶K/3 ERP为例,来具体剖析一下X86服务器在成长型企业中的部署应用方案。
  
  金蝶K/3 ERP系统服务器选型指南
  
  “一套软件、两个面孔、三层结构”,简短的一句话,可以清楚地表述金蝶K/3系统的基本特征。三层结构概述了K/3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三层结构应用,经过近7年的潜心研究和大量的客户验证,现在三层结构技术在金蝶K/3系统中的应用已经逐渐的成熟、稳定,成为金蝶软件提供给中小企业用户的性价比最好的企业ERP系统;两个面孔指的是前端系统包括GUI和WEB两种产品系列,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下面是K/3系统结构示意图:
  
  ▲金蝶K/3系统结构图
  
  由于K/3系统是三层结构应用,系统部署可分多部分进行,包括客户端、中间层、数据库、WEB系统等部分。其中,客户端指的是基于Windows的K/3客户端桌面应用程序,需要安装在业务系统使用人员的机器上;中间层包括所有业务系统的业务逻辑组件,这些组件会被客户端所调用,是K/3系统的核心部分;数据库安装数据库产品和K/3数据服务部件,目前K/3系统支持的数据库产品是Microsoft SQL Server,所有的业务数据都存储在这里;Web系统则基于IIS提供K/3人力资源、门户、CRM等WEB服务,为可选服务部件。
  
  可见,中间层和数据库是K/3 ERP系统中最核心的两大部分,对于超过十个客户端以上的应用,每个部分都应该装在不同的机器上,如果中间层服务器的负荷并不重,将Web系统安装在中间层所在服务器上也是可行的。如下图所示:
  
  ▲基于Web系统的服务器架构
  
  具体来看,中间层的任务是运行K/3系统的业务组件,一个中间层服务器往往要为多个客户端(包括Web)提供服务,因此中间层一般需要使用部门级的服务器。根据实际测试的结果,K/3系统中,一台配置为:主流双路四核Xeon、4GB内存的中间层服务器,能负载400左右的并发用户。因此,这里我们推荐大家采用基于最新英特尔至强E5-2600V3系列的双路服务器。当然,业务量的大小,客户端的数目会影响中间层服务器的处理和响应能力,通过增加CPU、内存可以对性能的提升会带来一定的好处,但这并不是万能的。当达到一定的并发数量后,单台服务器增加配置仍无法满足性能要求时,此时需要采用多台中间层服务器进行分布式处理。
  
  数据库服务器作为账套数据的存储平台,无论从性能还是可靠性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测试结果,K/3系统中,一台配置为16核心、16GB内存的服务器可以满足200~400并发或数据库实体达到20~40GB规模的应用需求。因此,我们推荐大家采用基于英特尔至强7500或最新至强E7处理器的四路以上服务器。随着业务增长,可以通过增加内存和CPU来提升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利用RAID来存储数据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I/O性能提升。如果数据库服务器成为性能瓶颈,可以考虑将账套分布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事后的拯救手段,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利用SQL Server的数据备份功能将数据定时备份,也可以考虑第三方的备份软件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
  
  当然,对于并发量很大的高端核心关键应用,用户还可以通过服务器集群的技术来进一步提供高可靠、高性能、容错等高级特性。比如,Windows/SQL Server服务器群集技术可以建立数据库的故障转移群集系统,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高可用性,如下图所示:
  
  ▲K/3数据库群集部署方案
  
  E7 v2产品家族性能大幅提升
  
  平均性能提升2倍。每线程内核数量和高速缓存分别增加50%与25%。此外,可以在更高IO和带宽的性能模式(Performance Mode)与可靠性的锁步模式(Lockstep Mode)之间切换。
  
  内存容量提升3倍。交易密集型的内存分析显然需要更多的内存容量支撑。E7 v2分别在4路和8路平台中支持6TB和12TB内存。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延迟,提升数据分析速度,例如8小时才能完成的复杂分析工作,现只需3分钟即可搞定,速度可提升148倍。
  
  I/O带宽提升4倍。E7 v2采用英特尔集成I/O技术、数据直接I/O技术,以及对PCIe3.0的支持,与上一代相比I/O提高四倍,并提供更强大的存储与网络连接能力。
  
  5个9的可靠性。对于关键业务应用程序来说,系统连续运行时间与可靠性非常重要。Intel Run Sure技术可为核心业务数据支持5个9的解决方案,降低计划内与计划外宕机的频率与成本。

 

 
上一页: 没有了
下一页: 没有了

版权所有:武汉超迅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www.cx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菜场2楼商业区A01  总机:027-8785 1070
企业邮箱:mail@cxun.cn 备案号:鄂ICP备11018663号-4